由国家教育部组织十院校编写的高等院校文科教材《中国古代史》,从1979年作为试用教材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1982年作为正式教材出版以来,到现在已有20年左右。在这段时间内,这部教材先后重印16次,总发行量达一百多万册,至今尚有近百所高等院校在使用。使用范围之广和时间之长,实为始料所不及。应该说,这是广大高校师生对我们的极大信任、鼓励和支持,也是鞭策我们继续改进的动力。
新版教材的编撰原则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注意吸收中国古代史研究领域及文物考古方面的最新成果,继承原版的优点,改正其缺点,进一步加强教材的科学性,全面提高质量,更好地适应教学的需要。
本次修订主要内容:全书框架结构做了调整,章的设置仍按时代和朝代先后,节、目以下变动较大。各章内容都有所变动,不少地方重新改写。比较明显的是增加了各时代社会生活和习俗方面的内容,适当压缩农民起义方面的分量,特别是简化战争过程,避免铺叙过细;对农民起义和其他重大历史事件的分析力求更实事求是,评价更全面,提法更科学;文字体例方面也做了规范化处理。总字数保持约100万字的总量,教学所需的资料力求丰富。这样做的目的是加强全书的科学性和内容的先进性,保持教材的实用性和稳定性。但限于水平,缺点和问题在所难免,请专家、学者、高校师生和广大读者随时指正。
1.朱绍侯教授简介
朱绍侯,考古学家,历任河南大学历史系主任、河南大学出版社总编辑、教授。曾任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常务理事、河南省历史学会会长。1992年获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证书。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史教学和研究工作。
人物简介
朱绍侯,男,中共党员。1926年11月21日生,辽宁新民人。1948年考入东北大学教育系,1949年转入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1954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研究部。历任河南大学历史系主任、河南大学出版社总编辑、教授。曾任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常务理事、河南省历史学会会长。1992年获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证书。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史教学和研究工作。《军功爵制研究》、《秦汉土地制度与阶级关系》、《魏晋南北朝土地与阶级关系》等五种专著和两本论文集。主编有《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研究入门》、《中国古代治安制度史》、《中国古代宰相传略》等8部教材和史学著作,讲授有《秦汉军功爵制研究》等课程。
人物观点
展望新世纪的中国古代史研究前景随着电脑处理技术的发展以及更多地被应用于历史学研究,中国古代史研究领域的新成果将会比20世纪更加精彩,将会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这是可以预言的。
随着文物考古新发现的不断积累增多,从远古到明清的历史都会有许多新的资料补充。再结合除汉族外其他少数民族古代历史研究的大量新成果,中国古代的历史将会在更坚实的基础上进行全面改写。这样,一部部崭新面貌的中国古代断代史、专门史著作将会陆续面世,一部部崭新面貌的中国古代通史著作也将陆续问世。
由“今注本二十四史”编委会主持编写的“今注本二十四史”,明年将由巴蜀书社陆续出版,以填补传统二十四史中后二十史无注的空白(即使“前四史”中的原注释也不再适应现代人的阅读需要,必须重注)。这将为中国古代史的研究提供更为便利的资料条件,也有助于史学新成果的更多涌现。
“夏商周断代工程”完成后,中国古代有确切纪年的历史已可推至四千年前。等到“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完成后,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也将被落实。21世纪写出的《中国古代史》将把五千年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更加清晰周详地加以描绘和论述,以提供给年轻一代的读者。总之,21世纪的中国古代史研究前程远大,每一位研究者都可以在其中大展宏图。
给青年学子的指导意见
研究历史的人,不管愿意不愿意承认,自觉不自觉,都要受一种或几种理论观点来支配,如历史唯物论、英雄史观、经济史观、历史循环论、历史虚无主义、地理环境决定论、社会达尔文主义等等。有些人尽管口头上不承认,实际上他的研究思路和得出的结论,正是某种观点的体现。“文革”刚结束时,学术界思想混乱,认为马克思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过时的想法,在一部分中青年学者中泛滥。具体到史学界,有人特别反对五种社会形态说,认为“文革”以前史学界对历史分期的讨论毫无意义。当然,中国古代是否有过奴隶制社会,由原始社会是否可以跨越奴隶制直接进入封建社会,这些问题都可以讨论,但不能因此而认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错了,过时了。
关于史学方法论,其目的无非是要找到一种能够洞见历史发展规律,并且用力少见功多,即“事半功倍”的研究途径。我认为研究历史没有多少窍门可找,既要勤奋又要有时间的积累。研究自然科学和文学创作可以早出成果,成名于年轻时,但研究历史的人却是在40岁以前很难有大成就。首先你要有十年坐冷板凳的功夫,因为中国的史籍浩如烟海,如果没有足够的知识积累,人再聪明也不可能写出很有价值很有分量的著述。我给自己立有座右铭:“天资愚钝凭勤奋,事倍功半终有成。聪明才智荒学业,虚度年华空一生。”要“勤”,包括眼勤、脑勤、手勤、口勤和腿勤。眼勤就是多看书,脑勤就是多思考,手勤就是多记多写,口勤就是多问多切磋,腿勤就是多实地考察。要“奋”,就是奋发有为,比别人多一倍甚至十倍的努力,百折不回,最终总会有所成就,才不至于“虚度年华空一生”。
具体到著述写作,我倒有一套工作程序,也可以在这里谈一谈。一旦确定某一课题,我首先搜集资料(已有的资料更要充分利用)。我的方法是摘录卡片,每张卡片只记一条资料,以便于后来按类分组。资料内容包括三方面:一为原始史料,二为理论指导,三为学者的有关论述。资料收集齐,还要认真审核,剔除不能用的,然后把保留下的卡片按不同类分成一组、二组、三组……再根据卡片分组拟写出所要著述的大纲。第一标题下用第一组卡片的内容,第二标题下用第二组卡片的内容,依此类推。将来全文写完卡片也就用完,我把这种写作方法叫“一遍净”。我认为这种工作程序有三点好处:一是避免写前忘后,使思路通畅无阻;二是避免卡片太多,使用时给自己造成混乱;三是避免内容前后重复或自相矛盾。凡是从事学术研究的人,都有适合于自己的研究方法和写作程序,我以上所谈只能说适用于我自己,不是人人适用。特别是现在有了电脑这种工具,写作和研究的手段更科学、更实用、更便捷,但读书和写作的基本程序还是一样的。
2.齐涛教授简介
齐涛,男,中国共产党党员,山东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专业博士学位,博士生学历。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职称、博士生导师。
现在担任山东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兼办公厅主任(正厅级),中国共产党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领导小组副书记,中国共产党山东省人民政府领导小组成员,中国共产党山东省委员会委员。
主要经历
1978年9月至1982年7月,就读于山东大学历史系历史学专业本科班
1982年7月至1985年7月,就读于山东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专业研究生班
1985年7月至1988年7月,就读于山东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专业博士生班
1985年12月1日,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8年7月至1991年5月,担任山东大学历史系教师、讲师
1991年5月至1993年6月,担任山东大学历史系副教授、教授
1993年,晋升为教授职称
1993年6月至1995年2月,担任山东大学出版社副总编辑
1995年2月至1996年5月,担任山东大学出版社社长
1995年11月,获得博士生导师职称
1996年5月至1996年11月,担任山东大学副校长,中国共产党山东大学委员会委员
1996年11月至1998年6月,担任山东大学副校长,中国共产党山东大学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山东大学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1998年6月至1998年8月,担任山东省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共产党山东省教育委员会领导小组副书记
1998年8月至1999年12月,担任山东省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共产党山东省教育委员会领导小组副书记,山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中国共产党山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委员会副书记
1999年12月至2000年7月,担任山东省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共产党山东省教育委员会领导小组副书记,山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中国共产党山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委员会副书记,曲阜师范大学校长,中国共产党曲阜师范大学委员会副书记
2000年至2002年3月,担任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中国共产党山东省教育厅领导小组副书记,山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中国共产党山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委员会副书记,曲阜师范大学校长,中国共产党曲阜师范大学委员会副书记
2002年3月至2013年3月,担任山东省教育厅厅长,中国共产党山东省教育厅领导小组书记,山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中国共产党山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委员会副书记,中国共产党山东省委员会高校工作委员会书记,中国共产党山东省委员会委员
2013年3月至今,担任山东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兼办公厅主任(正厅级),中国共产党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领导小组副书记,中国共产党山东省人民政府领导小组成员,中国共产党山东省委员会委员。
2015年2月,不再兼任山东省政府办公厅主任,由王华接任。
个人成就
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两项。
《韦庄生平新考》(《文学遗产》1997年3月)号《论韦庄与韦庄诗》(《文史哲》1997年5月)等50余篇论文。
《魏晋隋唐乡村社会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杨炎刘晏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和《韦庄诗词笺注》(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等10余部著作。
3.王育济教授简介
王育济,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历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社科基金评审委员会特邀评委、教育部第三届人文社科评奖委员会评委、•山东省文化产业研究基地首席教授。山东文登人,1957年6月生于济南。山东大学历史系77级本科生,1984年硕士研究生毕业留校任教至今。1992年晋职为副教授,1994年破格评聘为教授,1996年任博士生导师。2007年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名师。治学领域为:宋代政治史、宋元明清思想文化史、历史文献的整理、中国历史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公共历史教育研究等。
担任职务
王育济,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历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社科基金评审委员会特邀评委、教育部第三届人文社科评奖委员会评委、•山东省文化产业研究基地首席教授。
人物经历
山东文登人,1957年6月生于济南。山东大学历史系77级本科生,1984年硕士研究生毕业留校任教至今。1992年晋职为副教授,1994年破格评聘为教授,1996年任博士生导师。2007年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名师。治学领域为:宋代政治史、宋元明清思想文化史、历史文献的整理、中国历史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公共历史教育研究等。2001年—2012年任历史文化学院院长,2001年起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2008年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常委及人文学部主任委员。系教育部历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001年—),国家社科基金评委(2002—),教育部第三届(2002年)、第四届(2006年)人文社科优秀成果评审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第四届(2008年)国家级教学名师评审委员会委员。系中国史学会理事(2004年—),山东省史学会会长(2009年—),中国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2008年—),山东省文化产业研究基地首席专家(2003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首席专家(2006年—),山东省地名学会会长(2011年—)。
主要学术
代表作为《金匮之盟真伪考》(1993年)、《论“杯酒释兵权”》(1996)、《关于<念奴娇•赤壁怀古>诸本互异的若干问题》(1998年)、《走出中世纪:理学、实学、朴学的嬗演及其启蒙意义》(1994年)、《“官家”与宋代皇权的理性定位》(2005年)、《文化产业:学术阐释的原则与目的》(2006年)等论文30余篇。独立出版《天理与人欲》等专著二部。主持出版《中国野史.一千种历代野史笔记的标点整理》(4000万字)(2000年)。主编教育部部颁教材《中国古代史》(2000年)、《中国历史文选》(2001年);主持国家精品课程《中华民族精神概论》(又名《中华名族的历史与精神》)(2005年)。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全球化背景下中华民族精神的认知与教育对策研究:以史学分析和公共历史教育为主》(2006年)及山东省政府特批课题一项。
小编留言:网站部分内容参考了部分网络资料及相关资料。但有时由于特殊的原因,比如作者姓名或出处在转载之前已经丢失,或者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等,因而可能没有注明作者的姓名或出处。如果任何人有任何异议,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为您处理!
Copyright©2007–2024 www.100xuex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圣才学习网 版权所有
全国热线:400-900-8858(09:00-22:00),18001260133(09:00-22:00)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