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影视剧中经常看到关于商朝的人物一般都是姜子牙、比干、妲己、申公豹等,但今天问大家介绍一位出现在商朝初期的人物,他就是——伊尹。
伊尹——商朝初年著名丞相、政治家、中华厨祖
伊尹:姓伊,名挚,小名阿衡,“尹”不是名字,而是“右相”的意思。夏朝末年生于空桑(一说今河南杞县,一说今洛阳伊川),因其母居伊水之上,故以伊为氏。伊尹为中国商朝初年著名丞相、政治家,是中华厨祖,中原菜系创始人。
约公元前16世纪初,他辅助商汤灭夏朝,为商朝建立立下汗马功劳。他任丞相期间,整顿吏治,洞察民情,使商朝初年经济比较繁荣,政治比较清明,商朝国力迅速强盛。
商汤死后,伊尹历经外丙、仲壬,又做了汤王长孙太甲的师保。传说,太甲不遵守商汤的大政方针,为了教育太甲,伊尹将太甲安置在特定的教育环境中——成汤墓葬之地桐官,他本人与诸大臣代为执政,史称共和执政,并著《伊训》、《肆命》、《徂后》等训词,讲述如何为政,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可以做,以及如何继承成汤的法度等问题。在伊尹创设的特定教育环境中,太甲守桐宫三年,追思成汤的功业自怨自艾,深刻反省,“处仁迁义”,学习伊尹的训词,逐渐认识了自己的过错,悔过反善。当太甲有了改恶从善的表现后,伊尹便适时亲自到桐宫迎接他,并将王权交给他,自己仍继续当太甲的辅佐。在伊尹的耐心教育下,太甲复位后“勤政修德”,继承成汤之政,果然有了良好的表现。商朝的政治又出现了清明的局面。《史记》称“诸侯咸归殷,百姓以宁”。于是伊尹又作《太甲》三篇,《咸有一德》一篇褒扬太甲。太甲终成有为之君,被其后代尊称为“大宗”。
而在现代河南省的伊川县是“中华第一名相”、“中华烹饪业鼻祖”、商代开国宰相伊尹的故乡。伊尹辅佐商汤建立了商朝,并阐述了一整套治国和烹饪理论,“饭之美者,玄山(今伊川县鸦岭乡一带)之禾”“治大国若烹小鲜”等都出自其口。
亲,加入我们您还可以获得更多资讯哦!